Pages

Powered By Blogger

Monday 27 November 2017

人應是教育的目的   黄集初

教育簡單來說,就是人的培養。但現在的教育體系,卻往往忽略了人的存在,以致去人性化。
究其原因,有內部的因素,也有外部的因素。內部因素有很多,其中一個普遍的因素,我們稱之為「目標錯置」(Displacement of goals)。其意是指法規本是組織為了達成目標的工具,結果卻因過于重視法規,導致工作人員把嚴守法規當成是目標,而不是把辦好事情當成目標。這在官僚體系中是一種普遍的現象,甚至可說是結構中的一部份,無法避免。所以,法規越訂越多,問題就越趨嚴重。

自由空間受擠縮
國家教育行政體系本身就是官僚體系,這種目標錯置的現象自然也比比皆是。一般本來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。在過往,所謂天高皇帝遠,校長、教師及學生還有自由的空間,有心人還能在這樣自由的空間中推行符合人性化的教育。但自從ISO及KPI盛行,加上信息化,中央對學校的管制力越來越強,這種自由的空間就受到極大的擠縮。
理論上,目標錯置如果是不可避免的現象,那改革的方向就是削減繁文縟節,減少對教師和學生的干憂。但我國教改的措施反而是增加了更多的繁文縟節,以致教育過程中去人性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。

比如校本評估,本應配合校本管理,讓學校及教師有更大的自主權,這樣子才能充分發揮校本評估原本的用意,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及學生更好地學習。但我國推行校本評估過程,仍然維持中央集權的方式,心態上仍然不信任教師,也不信任校長,因此,制訂更多的規則,層層監管,層層上報,導致教師疲憊不堪,學生也不知所以的配合地「抄」標準答案,大失校本評估的原意。

功利性的思維
至于外部因素,可以概括為功利性的思維。比如小學的作業負擔,不需要有什麼教育專業知識,憑常識就知道這是違背教育的不正常現象。可是多年下來,一籌莫展,反而變本加厲。好不容易教育部下令每科只限一本課外作業,本以為就算不能徹底決問題,也至少能減輕學生的負擔;結果,出版商把三本作業薄合併成一本,以符合通令文字上的要求,以致實際上數量減了,總重量卻不變。當教育成為一門生意時,與教育相關的各方人士中,有多少人還把學生放在心上呢?

內部的官僚化,外部的功利化,導致教育過程日趨去人性化,離本來的目的越來越遠。所謂積重難返,今天如要解決這兩大問題,不是易事,更不是完全在教育體系內可以解決的。官僚化是國家行政機構的通病,解決之道是權力下放,這需要聯邦政府大刀闊斧地對組織結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。功利化本質是社會問題,各方利益盤根錯結,政府不正視、不介入,難以期望會有根本性的解決。

不過,我國畢竟還是民主體制的國家,所謂什麼樣的人民就會選出什麼樣的政府。如果我們對政府的期望只是撥款又撥款,那就算有足夠的壓力迫使政府要有所作為,政府也只是撥款又撥款。所以,人民的覺醒,特別是家長,是解決問題,讓教育回到正軌上的關鍵中的關鍵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