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寶卿‧華小撥款到底在哪?
2016年財政預算案出爐已一星期,仍然餘波盪漾,標榜“讓人民幸福生活”的預算案,到底能給誰“幸福”,想必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
但這“幸福”二字,肯定和華小、國民型中學及獨中有段遙遠距離。
政府在明年度的財政預算案,只撥出5億令吉充作全國各源流學校的設施和維修經費,不但比
2015年的8億撥款少了3億,更甚的是,這區區5億令吉是要給國小、華小、淡小、教會學校、政府資助宗教學校、全寄宿學校、瑪拉初級理科學院、人民宗教
學校和改制中學(國民型中學)等9類學校共同分配。
這僧多粥少,又沒有清楚說明各類學校的分配額,已引起如何公平分配撥款的疑慮,特別是建國以來
屢屢吃暗虧,一朝被蛇咬、十年怕草繩的華教團體,芒刺在背之心,可以理解。
撥款分配欠透明,華社確實不敢想像華小和國民型中學明年能分到多少款項。
事實說明,政府發給華小和國民型中學的撥款逐年減少,舉例來說,華小在2014年獲得1億令吉撥款,2015年只剩5千萬令吉,如此看來,2016年能從5億令吉分到的款項,相信不會比5千萬多。
不幸的是,這種有欠公平的撥款方式,在在說明政府對華小有失偏頗的立場。
2015年的5千萬令吉撥款已經不能應付1千297所華小的整體開銷,匪夷所思的是,距離
2016年僅剩兩個月,華小的5千萬令吉撥款還沒有下文,許多華小迄今分毫未獲,部份華小連2014年的撥款都未領到手。國民型中學在2015年預算案應
得的2千500萬令吉撥款,至今“下落不明”。
為甚麼會這樣?錢哪去了?
教育部說,財政部只發放2千萬令吉撥款,教育部將繼續追討3千萬令吉餘額後,才一次過份派給受惠的華小。
但財政部卻鄭重聲明,已經把所有撥款發放給各部門包括教育部,沒有拖欠任何部門的撥款。
兩個政府部門公開推諉責任,華小的3千萬和國民型中學的2千500萬令吉,到底哪去了?
公款“失蹤”,是嚴重弊端,不調查清楚,難解人民心中疑慮,也有損政府形象。
這豈是一句“教育部與財政部溝通出現狀況”,就能交待清楚的?(星洲日報/游走邊緣‧作者:陳寶卿‧《星洲日報》主筆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